上下楼就是上下游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当下,科技创新成为重塑全球和区域竞争格局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成都如何开辟新赛道、培育新产业、塑造新动能?
瞄准赛道
招引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
刚刚结束的成都招商引智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国内最大的“AI+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青岛创新奇智工业机器人创新中心暨高技能人才培育基地签约落址成华区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以下简称园区)。
选择落户于此,该企业看中的是区域人工智能产业的聚集效应。龙潭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军表示,依托“一核三园”载体,园区正在做大做强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在他看来,工业机器人在成都有丰富的应用场景,“我们把上中下游产业联动起来,提升对产业链的整合力、供应链的带动力和创新链的溢出力。”截至目前,园区企业2600余家,聚合了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如引育了埃斯顿、卡诺普等链主龙头企业,入驻了阿普奇、成焊宝玛等近百家上下游企业。
培育链主
本土诞生专精特新“小巨人”
在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自动化测试区车间内,数十台全自动设备高速运转。该公司负责人邓世海告诉记者,几天前越南一笔外贸订单在此提货完成,10余台“成都造”国产机器人正在运往东南亚的路上。
“不久前搬了新家,就是这3万多平方米的新基地。”邓世海说,政策扶持和营商环境提供了良好助力。“园区10多家企业与我们有配套和服务合作。”在邓世海看来,园区上下游联动越来越顺畅。
建生态圈
“上下楼就是上下游”逐步呈现
随着链主企业产能提升,园区将引进更多上下游企业,带动产业生态圈集群化发展。接下来将引进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智能制造联合实验室,加速构建产业生态。
“施工进展顺利,预计10月迎来首批企业入驻。”在金地威新成华人工智能创新基地项目工地,园区总经理曾胜勇告诉记者,作为省级重点项目,正在建成集工业机器人总部运营、研发设计、中试转化、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新型产业社区,建成达产后年产值约10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4000余个。
随着29万平方米的金地威新人工智能创新基地、30.74万平方米的联东U谷新经济产业园、26.66万平方米的东广人工智能谷一期等项目加紧建设,功能区产业高端承载空间载体将逐步呈现。(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卢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