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成都自然博物馆项目已正式竣工验收,数以万计的稀世展藏品和超多黑科技设备均已布展完毕。
成都自然博物馆位于成华大道、成都理工大学西侧,其前身是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总建筑面积50520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四层,设计灵感来源于成都平原地域特色——蜀山、蜀道、蜀水,是成都首座不规则形态公共建筑。为了实现这种复杂的大跨度异形建筑结构,施工中利用3D打印技术,提前将建筑外壳和穿孔石材幕墙打印完成,进而进行精准拼装。
据了解,博物馆展厅面积共17005平方米,共设6大主题展厅,包括地质环境厅、矿产资源厅、龙行川渝厅、探秘恐龙厅、生命探源厅和缤纷生命厅。
地质环境厅对地球的结构、内部圈层、四川地区的地质结构和生态系统等进行了详细解说,同时,全国首创全3D浮雕模型融合魔屏技术的四川省地形沙盘就在这里。通过沙盘前的AR数字望远镜你能看到真实沙盘与虚拟现实叠加而成的成都平原数智模型。
矿产资源厅用五个单元向观众展示了矿产、矿物、宝玉石等自然资源的种类和特征。展厅中,颜色和形状各异的矿石在灯光下,闪烁着史前神秘的光泽。
龙行川渝厅展出的合川马门溪龙化石是成都自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个长达24米的真化石含量达80%以上的“大家伙”是亚洲最大的恐龙化石。
探秘恐龙厅1:1建了一个巨型马门溪龙雕塑复原模型,可以通过触控控制马门溪龙的呼吸,还可以用银杏、桫椤等远古植物,“喂养”马门溪龙。
生命探源厅通过对海洋生物、陆地动物和植物模型的布景再现自然环境和生物群落的生活形态、生活环境。
缤纷生命厅取材自然标本及其保存环境的研究成果,构建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科学性、知识性、观赏性和趣味性俱强的自然展陈。
除了这些,在即将开放的成都自然博物馆中,还设置了大量运用数智技术的互动体验活动,在巨型影厅长18米、高8米的巨型屏幕前,你可以沉浸式感受宇宙的起源,置身于时间长河中漫游,还有可容纳70人左右的4D影院等。记者/尤梓入 编辑/姚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