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混合所有制是新形势下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目前民企参与混改积极性不高,落地项目不多等问题不容忽视,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利益保障方面。民营资本相对实力弱、股权占比低,导致缺少话语权。同时,各级管理层被大股东国有资本控制,小股东利益很难保障,民企权益难保障。
二是行业限制与市场准入条件方面。在国有企业垄断或具有强势话语权的行业,民营企业很难涉足,即使进入了,在投资比例、投资形式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限制。如电力、电信等重点行业和领域,民企难以涉足。
三是企业控股权方面。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企业决策权和控制权是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时最为关注的问题。在国企绝对或相对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中民营资本很难控股及拥有一定的决策权力。
四是退出机制健全方面。随着混改的持续深化,国企或民企会有退出的需求,建立健全民营资本退出机制,让国企民企有退出自由是广大民营资本关注的重要问题。
建议:
“破”字当头,“立”字为要。
(一)加强顶层规划设计,实施精准混改
1、加强调查研究。深入挖掘当前混改中出现的突出矛盾,重点分析混合所有制改革意愿不强、动力不足、落地项目不多的问题。
2、分类研究政策。按照《关于深化国企国资改革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出台不同产业、不同领域、不同模式混改的政策体系。落实好混改企业的资产评估增值、土地变更登记和国有资产无偿划转等方面税收优惠政策。实施精准施策,提高混改企业对接准度。
3、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分析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体制机制,重点在优化股权结构、保障民企权益、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退出四个方面予以完善。
4、破解国有企业领导的双重身份难题。探索开展职业经理人制度,不再保留原有身份,畅通现有经营管理者与职业经理人的身份转换通道,实行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真正形成职业经理机制。
(二)加快改革步伐,充分发挥资本运营平台作用
1、制定授权清单。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加速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发挥好投资、运营平台作用。
2、搭建混改平台。健全完善投资运营平台功能,强化资本运作功能,通过专业化、市场化的运作,加强国有资本合理流动。重点完善政府职能转变改革、完善信息项目对接平台、完善联合产权交易平台、完善证券交易服务平台、发展中介服务平台。
3、完善项目筛选调整推出机制。细化项目标准,强化项目动态管理,上下联动,分类建立混改项目的标准条件、筛选机制、调整机制、出资人对混改项目落地实行后评估制度,增强混改项目吸引力。
4、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着力解决“企业机关化”问题,引入竞争上岗机制,建立职工能进能出、管理人员能上能下、薪酬能增能减的人员流动和薪酬分配机制,构建科学激励机制。
(三)出台配套政策,营造混改的良好社会氛围
1、营造混改的良好氛围。在推进混改试点的同时,加强产权、财税、土地、人才、科技、工商等相关制度建设和出台配套措施,形成支持混改的“政策包”和政策落实绿色通道,为参与国企混改的企业构建依法合规、平等合作竞争、互利共赢的良好环境。
2、妥善安置混改企业职工。同步制定职工安置方案与企业混改方案,超前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确保职工安置工作有序进行,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混改企业应设立职工安置风险保障基金,用于混改后职工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3、完善目标考核体系。将混改工作量化并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建立科学完善、切实可行的容错纠错机制,让混改双方都能心无旁骛地推进混改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