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走进成华 | 商会概况 | 信息动态 | 会员之窗 | 服务平台 | 参政议政 | 政策法规 | 党建工作 | 公告通知 | 法律服务 | 信息公开
参政议政
 

 

当前位置:参政议政 > 调研信息 > 正文
关于缓解停车压力修建城市立体停车场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5-04-17 16:48:28 文章来源:成华区工商联 查看次数:24735 字号:【

成华区总商会副会长、成都市德辉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曾振辉在成华区统一战线大调研活动中提出了《关于缓解停车压力修建城市立体停车场的调查报告》,本刊予以全文转载,全文如下: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市的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根据中汽协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成都地区的汽车保有量已突破268.59万辆,仅次于北京,排名全国汽车第二城,而且以每个月5万辆左右的数量在增加,近13年来的年均增长比例为17.3%。尽管市政建设和交通管理部门在停车场建设和交通路网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仍然避免不了城市交通拥堵现象的发生,停车需求越来越大,停车资源越来越少,停车难已经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城市居民和社会各界人士对于停车需求以及停车对交通的影响等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强烈,缓解停车压力推动和发展城市立体停车场的建设愈发迫切。

一、成都市中心城区停车场的规划

我市已经通过行政或经济措施适度增加车辆在进入中心城区的运行成本,鼓励人们利用公共交通进入城区,保障城区的运行效率;指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健全停车管理机制,完善停车管理法规,建立合理的收费体制,逐步形成城区停车以配建停车场为主,路边停车为辅、公共停车场作补充与城市整体交通体系相协调、供需和谐的交通格局。市政府已经通过规划及要求新建小区提高配套车位等措施逐步落实解决一部分停车难的问题。路边停车规划方面,停车较为混乱利用率低,占道增加交通阻力等现状问题,主要以管理为主,尤其是在收费管理上处理合理利用道路空余资源,补充路外停车场供应不足的问题。

二、成华区停车场供应现状

成华区停车场所主要分为配建停车场、公共停车场、路边(沿路)停车场,三种停车场的建设情况及停车供应现状如下:

(一)配建停车场

配建停车场主要是公共建筑、商业街区、居住区、大中型建筑配套建设的汽车停放场所,目前停放量最大也最饱和的停车场类型,但同时也存在昼夜交替空置的特点。根据调查,我区14个片区配建停车供应,2000年之后的绝大多数小区户数与配建车位仅为1:0.4-1:0.8之间,入住率较高的小区户数与车辆保有比例基本都在1:0.8-1:1.6之间;2000年之前的小区的配建车位更是低于1:0.2以下。如1998年的小区,桃蹊路片区的“金华苑”, 410多户人,无地下停车场,配建地面停车位150多个,小区业主车辆拥有量为470多辆,平时的小区的占用过道、绿地、消防通道的实际停车量为300辆左右。再如2005年的楼盘,府青路片区李家沱沙河新城,住户1130多户,配建800个车位,目前小区业主车辆的拥有量在1400余辆,地下车位、地面停车及绿化带停车等实际停车日均达到1300余量以上,车位空缺达到500-600个之间。

上世纪90年底以及2000年初期所规划建设的道路和设计修建的居民小区,很多设计缺少停车位的配备和考虑道路随着车辆增加造成的通行量,这些道路以及居民小区附近没有储备可用于后期建设停车场的土地资源。调查多个2000年初的小区本来停车位规划就不够一户一位,现在是平均小区住户的车辆数量达到了1:1.5。

(二)公共停车场

公共停车场主要是城市商业区、中心地段、交通枢纽点及城市出入干道需求集中的地段,目前使用率不会很饱和,有阶段性饱和及空置的特点。由于近年来成都的东门大建设,新兴社区的拔地而起,以前的公共停车位已经消失;龙潭工业园区的建设,又形成了部分新的公共停车场,总量较以往虽然有所增加,但是夜间的停车问题是不能得以解决的,因此我区的公共停车场所资源非常少,初略统计不会超过3000辆/位。

(三)路边停车场

路边(沿路)停车场主要是利用城市道路临时设置、长期设置供汽车停放的场所,这种停车场一般设在街道流量小和夜间不能满足停车的小区集中的路段或者区域。我区的规划及交通管理部门已经设置了部分的路边停车场所,有全天的也有日间和夜间的,总量在5000个以内,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停车压力和老旧社区的停车需求。

三、成华区停车难原因分析

(一)老旧小区停车规划不够

上世纪90年底以及2000年初期所规划建设的道路和设计修建的居民小区,很多设计缺少停车位的配备和考虑道路随着车辆增加造成的通行量,这些道路以及居民小区附近没有储备可用于后期建设停车场的土地资源。调查多个2000年初的小区本来停车位规划就不够一户一位,现在是平均小区住户的车辆数量达到了1:1.5。

(二)可供停车的土地资源有限

部分城区道路狭窄,可供停车的地面、地下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大酒店、大型商场、大型超市的停车位一般不对外租用,且费用高昂。

(三)市民购车数量高比例增加

由于成都没有限购、限牌的地方政策,市民的购车需求的猛增,在数量上造成了车辆的持续高比例增加,据成都交管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24万辆,中心城区机动车以及达到85万辆,而且平均每天上牌量在1480辆左右。

(四)停车场修建和改造滞后

城市停车场的修建和改造相对滞后,停车位的修建速度远远跟不上区域内的车辆上牌速度,停车位缺口数量非常大。初步估算缺口达到40%以上,而且随着车辆上牌的增速可能这一数值会增加。

四、缓解停车难修建立体停车场的建议

缓解停车难问题,除了车辆限行、限号,鼓励单位、小区、商超等地的停车位空闲时间对外短时租赁等措施外,纵观国内外先进经验,其中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发展立体停车场。立体停车场具有占地面积较小、空间利用率高、存取方便、安全可靠性高、造价低运行经济、维修维护成本低等优点。建议政府提早介入,提前规划,大力推动和发展城市立体停车场的建设。具体建议如下:

(一)鼓励老旧停车场改造

鼓励车位紧张的老旧小区及公共场所进行立体停车场升级改造,尽可能在不改变原来地面土地使用性质及扩大占地面积的情况下,从平面停车场的基础上搭建多层建筑体,引进钢架架构立体停车场、智能机器人停车架等方式使停车位数量增加2-5倍。

(二)扶持立体停车场产业

通过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制造和销售立体停车场设备的行业在我区发展,鼓励民间资金、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生产能满足政府机关、医院、学校、商超、社区等不同特点的立体停车设备和技术。

(三)加大立体停车场建设

抓住当前“北改”机遇,在“北改”项目中更多注重立体停车位的应用和利用,把停车问题纳入综合规划范围内。在未来的城市发展规划中,充分考虑立体停车的可能性,在有条件的社区、新建街区设置立体停车场,降低在建和将建项目停车场改造的不必要的浪费。

(四)加强立体停车场监管

对于在建和即将改造的立体停车场加强监督管理,通过价格监督部门给出合理的参考停车价格,不要让高价停车把车辆又停回到路边草地。通过相关部门对立体停车位的管理者及经验者组织培训,提高立体停车的服务水平,提升安全保障。

成都市成华区工商联 版权所有 2008-2025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东3段148号 邮政编码:610051

联系电话:028-84310789【工作日09:00-12:00;13:00-17:00】

蜀ICP备202300207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