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走进成华 | 商会概况 | 信息动态 | 会员之窗 | 服务平台 | 参政议政 | 政策法规 | 党建工作 | 公告通知 | 法律服务 | 信息公开
参政议政
 

 

当前位置:参政议政 > 调研信息 > 正文
引进人才,依托创新 促进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时间:2008-12-19 14:18:17 文章来源:成华区工商联(商会) 查看次数:20832 字号:【
  近年来,我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经济运行一直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截止2006年底,成都市电子通讯产品制造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4.03亿元,同比增长41.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6.47亿元,同比增长45.6%。2006年新增电子信息企业1994户,注册资本达15.2亿元,年增长率分别为28.8%,同比提高47个百分点。我市目前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300多家,进入全国电子百强有1家;全市有通过认证的软件企业450多家,进入全国规划布局的企业6家。成都市已初步形成集成电路、光电显示、数字视听、光通信等产业,并成为电子元器件及基础材料生产基地,全行业经济效益整体增幅较高,产销衔接良好,产业规模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成都作为国务院确立的西南地区的“三中心两枢纽”城市和全国信息化试点城市,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具有如下比较优势: 1、成都是我国重要电子工业三大基地之一,在新型电子元器件、金属陶瓷发射管、电子调谐器、电子信息材料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准。同时成都作为国家软件基地之一,微软、摩托罗拉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在成都均设立了研发中心。随着英特尔封装芯片的投产,和国家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四川)基地的成立,我市已经在集成电路行业方面初步形成产业链,信息安全产业等方面也居全国领先水准。 2、具有雄厚的人才资源和研发实力。我市拥有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二十多所院校,有电子信息类专业20个,国家重点学科108个,硕士点454个,博士点181个,博士后流动站41个。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信息产业部10所、29所等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在信息技术基础理论到前沿领域有完整的学科群,每年培养从本科到博士后各级各类IT人才上万人。   目前形成了以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级实验室、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技术中心为基地的,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完整科研——转化——生产的创新体系。 3、拥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电子信息产业一直是四川省和成都市确定的重点发展产业。2000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决定》,确定了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放在优先位置,明确了抓好六大基地和一个中心、一个市场的建设的发展思路。同年,发布了《四川省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和《四川省加快电子信息发展的实施意见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成都市出台了《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提出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全市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并列为“一号工程”优先发展。   2004年5月,中共四川省委工业工作会议再次把电子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确定为四川省工业四大优势产业之一予以重点鼓励和扶持。2004年出台了《关于鼓励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的实施细则》。在研发创新、资金使用、土地审批、人才引进、税收政策等方面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给予大力扶持,为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电子信息产业虽然是我市支柱产业之一,但从行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数量来看,产业优势不突出,辐射和带动作用不明显。2006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4.03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1213亿元的9.5%,而同为支柱产业的食品行业完成产值265.9亿元,差距较大。跟全国IT业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明显。   仅2005年,深圳IT产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551.34亿元,同比增长31.7%,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8.0%。目前,深圳IT产业年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已上升至约六分之一。影响我市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企业创新型高端人才资源相对较少。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和人才。对于产品具有高附加值的电子信息企业来说,解决资金的问题还是相对容易的。然而要想保持企业在技术创新上成果不断,适应知识经济条件下,产品更新快、技术要求高的特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我市高素质人才却极其短缺。沿海开放城市具有大量优惠政策和不可比拟的地理优势,使西部地区不仅很难吸引到东部地区和海外的高素质人才,就是西部高校培养的优秀人才也大量涌向东部地区。这使我市从事电子信息产业的企业深感人才短缺的危机,只能采取本地培养的策略。而本地培养容易造成人才模式化、单一化的弊端,对于创新型企业的不利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2、缺乏知名品牌优势,产品竞争力弱,市场占有率低。2006 年度全国工商联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排序资料显示,同为IT业的联想控股有限公司,完成营业收入13894689万元,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完成743286万元,而我市著名的IT企业四川迈普公司2007年上半年销售收入4.1亿元,预计全年也仅8亿元以上,差距巨大。正是由于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缺少有全国影响的龙头企业和全国知名品牌,缺乏核心竞争力强、科技含
成都市成华区工商联 版权所有 2008-2025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东3段148号 邮政编码:610051

联系电话:028-84310789【工作日09:00-12:00;13:00-17:00】

蜀ICP备2023002074号-1